光纖寬帶陷“寬帶不寬”困境 “提速”難題如何破?
OFweek光通訊網訊 光纖寬帶的發展相對滯后,拖了廣東省寬帶發展的后腿。今年“5·17”世界電信日以來,各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紛紛出臺“提速”計劃,其中中國電信在傳統的ADSL銅線寬帶方面展開了全民免費提速計劃,計劃在今年底全面提速到8M的水平,同時還降價推廣20M、50M和100M的光纖寬帶接入,并提出了50M才是“真寬帶”的新行業標準;而在無線寬帶方面,三大運營商更是積極推進LTE-A技術,升級現有4G網絡,在100M的基礎上展開了更高速的200M甚至300M的超高速4G網絡試驗,希望能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但是,不少用戶、網民的體驗卻與之有著不小的落差,“提速之后沒什么實際感覺”成為一個重要的吐槽點。2015年第一季度發布的《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也顯示,目前廣東省固定寬帶用戶網絡下載的忙閑時加權平均值為4.58Mbit/s,比全國平均水平5.12Mbit/s低了0.54Mbit/s,全國排名僅為第23位。
運營商不斷升級提速,為什么用戶卻仍然有“寬帶不寬”的感知呢?
寬帶提速,為什么用戶卻“無感”?
綜合國內外各方面的普遍認識,寬帶網絡速率的指標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用戶簽約接入速率,是企業在開展業務宣傳時所承諾的接入帶寬速率;另一個則是用戶實際下載速率,是指用戶訪問國內外網站實際享受到的“用戶端到網站端”全程網絡速率。省通信管理局局長古偉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兩個速率之間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尤其是用戶實際下載速率,會受到上網終端性能、網絡接入速率、跨企業間的互聯互通、國際網絡出口、網站服務器能力等眾多因素的影響。
具體到廣東寬帶接入速率排名在全國落后的問題上,原因則更加復雜,除了我們此前反復提及的光纖寬帶發展滯后的問題之外,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的城鄉信息化鴻溝問題,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寬帶發展水平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拖了后腿。不僅如此,在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城鄉接合部、城中村,眾多中小型寬帶接入服務商借“提速”為名大肆推廣的“偽光纖寬帶”,也是造成用戶實際下載速率提升不明顯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于這種“提速無感”,家住廣州石牌村的盧先生頗有體會。他租住的出租屋最近剛升級了20M的光纖寬帶,“房東還因此提高了我的寬帶費,但我用起來發現20M的寬帶和原來的4M相比也沒什么區別”。據他介紹,在發現了其加價安裝的所謂20M光纖寬帶的使用效果不佳后,他在一些懂技術的朋友介紹下找到了一些測速軟件進行測試,結果發現不僅寬帶的IP地址顯示是佛山,連接到廣州電信服務器的最高網速也就是100KB左右,夜間忙時(19時—23時)或者周末使用時很不穩定。
“這就是典型的假光纖寬帶了。”360網絡專家安揚表示,目前國家力推的光纖寬帶大多指的是“光纖到戶”,其標稱的20M、50M甚至100M帶寬是每戶家庭所獨享的,但盧先生這種網速嚴重不達標、而且不穩定的狀況則應該是“光纖到樓”后再進行共享的,也就是一棟樓里多家住戶共享一條光纖的帶寬,“這樣的提速當然就是形同虛設了”。
應用服務升級快,“提速”有點跟不上
和盧先生的情況有點不同,家住番禺區的趙先生最近也升級了20M的光纖寬帶:“是找電信裝的,肯定是獨享的吧,但我覺得除了在線高清視頻的播放上流暢了不少之外,也沒有特別快的速度提升吧。拿迅雷下載來說,很多時候也就幾百KB的水平,20M寬帶不是應該至少有1MB以上的下載速度嗎?”
對于此類疑問,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認為,用戶實際能夠體驗到的下載速率和網站服務器的服務能力有著很大的關系,理論上網站服務器離用戶越近,網站服務期購買的帶寬越大,用戶體驗到具體服務就會相應速度越快、體驗越好。廣州電信的技術人士則舉例說,一部高清視頻需要的帶寬大概12M,一個視頻網站的帶寬是1G(1024M)的話,那么100個用戶接入的話,每個用戶的在線視頻體驗就都比較有保障,但如果是200個用戶接入的話,要想保障流暢的視頻體驗,要么就是視頻網站購買2倍的帶寬,要么就是用戶犧牲視頻的清晰度。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寬帶接入服務不斷提速,從4M到8M、12M、20M、50M甚至100M展開“快跑”的同時,互聯網應用服務的流量需求也不斷激增。“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民對于網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對于網站來講,除了更豐富的內容外,精美的設計、動畫效果更成為吸引用戶的重要手段。這樣就導致網站變得越來越復雜,頁面容量不斷增大,用戶在瀏覽時,相應的數據流量消耗也不斷增大,進而對頁面的加載和打開速度造成了新的負擔。”QQ瀏覽器的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很多網民在網頁瀏覽時習慣同時打開10多個甚至更多的網頁,這也會造成網頁打開的速度降低,甚至出現有點卡的問題。
“不僅如此,如果用戶使用的上網電腦型號過于老舊,則還會因為電腦處理器性能不足、無線網卡的帶寬不夠等造成網速變慢。”安揚表示,對于寬帶提速而言,在物理層面上基礎網絡的帶寬提升是重要推動力量,但落實到用戶體驗層面,則還需要更多方面的升級,才能達到真正的效果。
“提速”要落到實處
需要多方面合力
據介紹,作為華南最大的互聯網節點,目前僅中國電信在廣東的總出口帶寬就達到12T,占全國的20%,國際出口帶寬超過500G,占全國的35%;而中國聯通在廣東的互聯網總出口帶寬也有937G,國際互聯網出口帶寬為360G,占到了聯通集團國際互聯網總出口帶寬的38.4%。“總體來說,廣東的發展基礎還是很好的,但未來還需要把光纖寬帶的建設做好。”古偉中認為,提升用戶的寬帶體驗感知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加大寬帶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特別是加快光纖網絡建設之外,還需要在網間互聯互通、國際網絡出口擴容以及提升網站服務器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對此,部分基礎運營商其實已經開始了行動。據了解,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目前都在廣東加大了IDC(數據中心)的建設,以便為騰訊、百度、優酷等知名互聯網服務商提供更好的CDN(內容分發網絡)服務,從而讓用戶使用互聯網應用服務時有更好的“就近加速”效果。此外,三大運營商也在不斷加強自身的內容服務建設,向公眾提供更多的游戲、銀行、電子商務、本地公共服務等內容資源,來降低用戶的網絡訪問時延、提高用戶上網的速度感知。
“不過,我們也希望相關管理部門能夠更好地打擊和處理目前市場上存在的‘黑寬帶’‘偽寬帶’問題,建立起更好的市場秩序,從而讓寬帶提速的成果能夠讓更多的用戶真正體驗上。”廣東電信副總經理楊小豐表示。安揚也認為,一方面運營商要加強對寬帶報裝和使用等方面的宣傳,為用戶提供便利而且清晰的報裝渠道,以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要積極打擊非法寬帶的存在,這樣才能充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名詞解釋
1.用戶簽約接入速率:指企業在開展業務宣傳時所承諾的接入帶寬速率,多以Mbit/s為單位,比如我們在運營商宣傳中看到的20M、50M、100M等都是以此為計算單位。
2.用戶實際下載速率:是指用戶訪問國內外網站實際享受到的“用戶端到網站端”全程網絡速率,多以MByte/s為單位,比如我們常用的IE下載、迅雷下載所顯示速率則通常以此為計算單位。1Byte=8bit,所以在將運營商宣傳速率轉換成用戶感知速率時需要換算,即除以8才行。
2015年07月09日
更新時間: